扫一扫,关注我们
这次会议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成都,也让成都更加贴近世界。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
这次会议间接加速成都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孙超英
这次会议将对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产生重要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
这类大型国际会议的召开,将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霍伟东
日前,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圆满举行。这是G20首次选址中国西部城市。这次会议将给正加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成都带来什么?众多专家分析认为,G20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成都,也让成都更加贴近世界。一场国际盛会已经过去,但会议对成都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G20会议
让成都与世界紧密相连
根据《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成都将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生态和城市发展质量,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全球配置力、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未来10年内,完成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创新型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国际生态宜居城市五大任务。
“G20会聚集世界目光,让人们看到,成都不仅有大熊猫,还有一流的城市‘硬实力’。”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表示,这样的盛会,将帮助成都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在他看来,G20之所以选择成都,与成都的经济社会实力、国际贸易合作、文化交流、重视创新等因素有关,而G20的到来,将提升作为举办方的成都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
“G20在成都的召开,使得成都向国内外展现了自身的基建基础、经济实力、服务能力等,让世界认识到了的成都精神风貌。”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孙超英认为,G20将给成都带来优质的国外资源,增加成都人才和市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至关重要,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认为,成都是重要的西部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枢纽,G20会议选择在成都召开非常有意义,“成都的市容市貌、经济发展,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世界很好地认识了成都,也有助于成都更好地与世界紧密相连。”
G20会议
助力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
去年,成都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254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6%,金融业已成为成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金融产业增加值仅次于深圳、广州,排名第三。截至5月末,成都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74家、保险机构83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248家,其中,外资银行、保险公司总数分别为16家和17家,居中西部城市前列。当前的成都,正在积极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长期以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来自G20成员和受邀嘉宾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的负责人聚集一堂,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参加了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并发言的甘犁认为,此次会议选择在成都举办,是对成都综合实力的极大认可,更将对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金融研究所执行所长王玉荣表示,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已有很好基础,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为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孙超英表示,作为连接世界、融贯东西的重要节点,成都正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之路,以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领跑中西部、走向国际化舞台。
G20会议
提升了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在孙超英看来,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有助于提升成都的城市档次和国际影响力,助推成都开放发展的新高度,而且有助于发挥成都西部引擎的作用,扩大成都西部增长极的辐射范围,加快成都迈向国际化舞台。
“各地要主办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涉及因素较多,由哪个城市举办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会议的内容和城市特点的契合也是会议选址的重要因素。”西南财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桥云教授认为,此次会议在成都召开是对成都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必将大大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城市档次和城市品位。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对此,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成都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反映了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特殊活力和特征,与会代表感受到了成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包容性。
G20会议
肯定和检验了成都的实力
在2015年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中,成都以10801.2亿元的GDP位列第4。已有27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89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74个,蓉欧快铁是国内到欧洲最快的货运大通道。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使成都充满魅力。
“中国是今年G20会议的轮值主席国,这样一场全球聚焦的会议在成都召开,显示了国家对成都这座城市的重视,也给成都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霍伟东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的圆满召开,肯定和检验了成都的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
霍伟东认为,重大国际会议的召开,也将促进成都提升城市品质。一方面,频繁的国际会议将促使城市提供更加便捷的内部交通。另一方面,大量国际友人的造访,将提升城市在医疗、教育、政务、生态等领域的服务水平。
此外,专家们认为,大型国际会议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城市软硬实力的提升,将惠及成都市民。“成都将深化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让人民共享成都发展的红利。”孙超英认为,G20的召开将促进成都与世界在经济、社会、文化、交通等领域的良性互动,提高成都的经济发展和治理水平,使成都人共享改革和全球一体化的红利。成都商报记者谢佳君 韩利
成都中心城区 “POI”热力图
中心数量17个,位列全国第八
中心面积总和38.36平方公里,位列全国第五
“POI”即point of interest,包含类型非常广泛,医院、学校、商场、酒店、餐馆、写字楼、地铁站、公园绿地等等。凡是能够提供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的点,都可以称之为POI。
清华大学发布全国“活力地图”
成都活力 全国前五
多中心性的城市格局,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成都现在的多中心性发展情况如何?有意思的是,清华大学研究团队近期发表研究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他们通过对电子地图“热力图”计算和分析,成都凭借17个中心数量、38.36平方公里的中心面积,与北上广一起跻身12个“成熟性多中心城市”之列。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经济越发达,多中心性越明显。
清华大学团队的这篇研究文章,刊登在近期出版的《上海城市规划》杂志上,4名作者有3人来自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他们以全国65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包括一份电子地图在某个周三下午3时15分许的市民多项活动,数据粒度精细到个人,“以市民借助互联网的活动为出发点来重新定义城市中心。”
研究人员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各个地区内聚类的人群密度和人流速度,综合计算出聚类地点的活跃程度。计算结果用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反映人流量的空间差异:颜色越趋近于红色表示人群密度相对越高,越趋近于绿色表示人群密度相对越低,从红到绿连续变化,从而筛选出一个城市的(潜在)中心节点。
文章的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成熟型多中心城市中,成都的中心面积总和为38.36平方公里,仅次于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位居第五;从中心数量上看,成都则以17个和重庆、上海并列第八。
李娟介绍,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有朝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如天津、上海等地的城市空间结构从最初的同心圆,逐渐演变为多中心模式。
研究人员认为,正是空间结构的改变,使城市由单中心发展到多中心,中心数量逐渐变多,面积也逐渐增大,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李娟认为,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设计,多中心既要作为城市的主要标签创造吸引力,也要承担发挥城市凝聚力的职能。
研究还发现,包括成都在内的上述12个成熟型多中心城市,其就业人口、人均GDP与中心数量的高相关性证明:经济越发达,多中心性越明显。对于行政等级较高、经济实力较好的城市,往往能够与多中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